跳到主要內容區塊

:::

嘉義東門賑災避難所

1906年(明治39年)3月17日,梅山斷層造成嘉義地區烈震,大地震後東門派出所在東門旁設兩處災民收容所,築4棟大草屋,照片中可見其中兩棟。不過攜家財來此收容所的災民僅一戶,其餘災民通常晚上才躲進來過夜,白天領米飯的災民近300人。當時嘉義街總人口近2萬人,約5千戶,其中全倒236戶,半倒332戶,大小破損戶3,067戶,可說街內7成都是受災戶。當局將醫院、學校、兵營、監獄等處充為臨時救護所,火車站前的公園預定地、西門公學校兩地設置貧民收容所。又在嘉義市街東西南北四門,於派出所附近設災民收容所,東門築4棟,西門3棟,北門大小3棟,南門2棟。當局在地震後決定馬上進行嘉義街市區改正,而後四城門被拆除。

基本資訊

  • 資料來源
    《歲月:嘉義寫真》
  • 撰寫者
    房婧如
  • 創作者
    不詳
  • 時間資訊
    拍攝時間
    清朝光緒年間/臺灣的日治時期明治年間
  • ISBN
    ISBN 957-02-7269-4
  • 媒體類型
    圖書及手冊
  • 出版者
    嘉義市文化局
  • 尺寸
    22.3cm*15.2cm
  • 地圖

本網站使用Cookies收集資料用於量化統計與分析,以進行服務品質之改善。請點選"接受",若未做任何選擇,或將本視窗關閉,本站預設選擇拒絕。進一步Cookies資料之處理,請參閱本站之隱私權宣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