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區塊

:::

嘉義自行車街頭拍攝

在日治及戰後時期,自行車曾是重要交通工具。日治時期的臺灣並沒有自行車工業,由日本商人供應人力車來台銷售,因此一台腳踏車要價三十元相當昂貴;戰後時期開始有腳踏車的零件自產自銷,在民國四五十年代的時候,腳踏車成為全臺主要的交通工具。1956年(民國45年)政府曾頒布腳踏車配售辦法,規定腳踏車一律要掛車牌、繳交照稅,持續十五年之久車牌的規定方才取消。

照片中有一群男子穿著白色襯衫,身穿長褲,駕著自行車在嘉義街頭和民眾互動。當時的自行車是具有財力和身分象徵的,他們的行動也引來周遭市民的注目。

基本資訊

  • 資料來源
    《歲月:嘉義寫真》
  • 撰寫者
    房婧如
  • 創作者
    不詳
  • 時間資訊
    拍攝時間
    年代不明
  • ISBN
    ISBN 957-02-7269-4
  • 媒體類型
    圖書及手冊
  • 出版者
    嘉義市文化局
  • 尺寸
    22.2cm*15.2cm
  • 地圖

本網站使用Cookies收集資料用於量化統計與分析,以進行服務品質之改善。請點選"接受",若未做任何選擇,或將本視窗關閉,本站預設選擇拒絕。進一步Cookies資料之處理,請參閱本站之隱私權宣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