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8世紀,香蕉由福建、廣東傳入台灣。由於香蕉果形呈微弓狀,因此被稱為「弓蕉」。台灣人將一串香蕉叫做「一弓」。香蕉是熱帶水果,1903年(明治36年),基隆商人首度將台灣的香蕉銷往幾乎不生產香蕉的日本,1909年(明治42年)11月,《台灣日日新報》報導了日本明治天皇最喜歡吃的水果就是香蕉,同年,日本《讀賣新聞》也刊登了當時台灣總督佐久間左馬太將台灣的上等蕉獻給天皇。由於日本是個喜歡甜食的國家,加之上行下效,從此之後日本人對台蕉的喜愛快速成長。1910年(明治43年),台蕉輸出到日本的數量開始成長。
1937年(昭和12年),台蕉銷往日本的數量達到頂峰。1940年代台灣總督府的政治宣傳片中,經常出現台蕉,並形容它是台灣最棒的水果。當時日本官員到台灣,只要到台中視察,就一定會到香蕉檢查所,當時台蕉的主產地是台中和高雄。
1945年(民國34年),抗戰勝利,日本民眾對台蕉風味的懷念不減反增,使得台灣在1960年代通過香蕉出口賺取了大量外匯,創造香蕉王國的傳奇。本照片應拍攝於台灣光復後,市場小販手推車上壘壘肥美的香蕉或許反映了當時台蕉豐收的盛況。
本網站使用Cookies收集資料用於量化統計與分析,以進行服務品質之改善。請點選"接受",若未做任何選擇,或將本視窗關閉,本站預設選擇拒絕。進一步Cookies資料之處理,請參閱本站之隱私權宣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