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晨天濛濛亮農人就到菜園收割蔬菜,把高麗菜堆疊得很高,因為竹簍透氣、耐壓、菜裝得雖多也不會悶壞。尤其是裝高麗菜,若有碰撞,頂多剝去外葉便又是賣相佳的蔬菜。趁早趕快挑到市場去賣,在豐收的喜悅下,農人腳步輕盈,完全看不出是在負重物。1903年(明治36年)剛建成的嘉義火車站附近人烟稀少,火車站從今日中正路向南一片皆為每日供應嘉義街新鮮蔬菜的田園,因而當時這一帶有菜園之稱。至1930年代廣寧路以西仍為菜園,1940年代垂楊路以南也仍多半是田或園。没有冰箱的年代,非常需要城市近郊的農地提供城市民眾新鮮的蔬菜。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