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區塊

:::

供應嘉義街菜農收成

清晨天濛濛亮農人就到菜園收割蔬菜,把高麗菜堆疊得很高,因為竹簍透氣、耐壓、菜裝得雖多也不會悶壞。尤其是裝高麗菜,若有碰撞,頂多剝去外葉便又是賣相佳的蔬菜。趁早趕快挑到市場去賣,在豐收的喜悅下,農人腳步輕盈,完全看不出是在負重物。1903年(明治36年)剛建成的嘉義火車站附近人烟稀少,火車站從今日中正路向南一片皆為每日供應嘉義街新鮮蔬菜的田園,因而當時這一帶有菜園之稱。至1930年代廣寧路以西仍為菜園,1940年代垂楊路以南也仍多半是田或園。没有冰箱的年代,非常需要城市近郊的農地提供城市民眾新鮮的蔬菜。

基本資訊

  • 資料來源
    《歲月:嘉義寫真》
  • 撰寫者
    房婧如
  • 創作者
    不詳
  • 時間資訊
    拍攝時間
    年代不明
  • ISBN
    ISBN 957-02-7269-4
  • 媒體類型
    圖書及手冊
  • 出版者
    嘉義市文化局
  • 尺寸
    15.4cm*21.6cm
  • 地圖

本網站使用Cookies收集資料用於量化統計與分析,以進行服務品質之改善。請點選"接受",若未做任何選擇,或將本視窗關閉,本站預設選擇拒絕。進一步Cookies資料之處理,請參閱本站之隱私權宣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