攝於1953年(民國42年)10月16日的嘉義縣農會碾米工廠,位在宣信街,此為有樓層的木造廠房,大門為進貨區,內有倉儲區,樓層則是使用電力的碾米機房,碾好的米可依重力向下滑送。1930年(昭和5年)嘉南大圳完工後,稻米產量大增,各地農會開始經營穀倉,兼營碾米事業。嘉義市農會在中山路,1950年(民國39年)設嘉義縣後,接收原嘉義區、東石區、嘉義市之農會財產,成立嘉義縣農會。碾米工廠昔又稱為「米軋」,過去碾米廠並不收工資,農民交付百斤稻穀,碾出70斤的白米,工廠賺取粗糠和米糠,粗糠可當燃料,米糠可餵豬。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