女用裌旗袍,中圓立領,有肩線剪裁,短袖,右衽小圓襟,脇邊收腰明顯,裙長約至小腿肚位置,下襬為面料布邊之荷葉形鏤空刺繡花邊,兩側有開衩。面料為淺駝地梭織棉布,布料有鏤空刺繡花邊裝飾,圖紋為同色荷葉紋,在旗袍表領、袖口與下襬處呈現,在下襬處更另刺繡有橫向蜂巢紋;裡料為粉膚色絲綢。領上有銀色金屬勾扣一副,並使用「555」品牌銀色8mm按扣,在領上一副、襟上六副、脇邊一副,右脇另有一「TOP」品牌之鵝黃色塑膠製拉鍊。旗袍作腋褶、脇邊腰上胸褶與前、後腰褶。此為章湘華女士(1922~1999,臺灣省臺北市)之服裝,推測為1960-1980年代左右所穿著。光復初至中期,臺灣的外省籍婦女保存有穿著旗袍服飾的習慣,為當時普遍的流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