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區塊

:::

造船施工-船艙內勞動環境

本影片記錄造船工人在船艙內的勞動環境及工作情形。據台船工會勞安組廖組長口述,船艙內艤裝、室裝、機裝及電裝等船機施工環境,從甲板層一路向下,經過艤裝控制室、發電機(船隻由三組發電機自行發電)、進油機房(提供油料動力)到最下方的主機層,介紹切焊、洗管、除鏽等工作,以及最底層主機承軸的功能和工法;這艘貨櫃輪,近期內將下水檢驗,隨後各種艙內設備,才會逐步定位。

由於各式切焊、組裝、搬運、除鏽等工作,同時進行,在此起彼落的嘈雜噪音中,船艙內瀰漫粉塵,施作勞工多佩戴防塵面罩,短時間進入者,也都佩戴AS/NZS活性碳口罩;由於船艙內通風不佳、環境高溫,均設置多部大型風扇加強通風、散熱,但仍常達到近攝氏四十度高溫;因為作業空間狹小,下層船艙的組裝、材料及機具,都是仰賴人力搬運,備嘗辛苦。


基本資訊

  • 取得對象
    高雄市人民團體聘僱人員職業工會
  • 管理者
    高雄市人民團體聘僱人員職業工會
  • 創作者
    高雄市人民團體聘僱人員職業工會
  • 時間資訊
    拍攝時間
    2019
  • 材質
    MP4視訊檔,960x540
  • 媒體類型
    影片
  • 存放位置
    高雄市人民團體聘僱人員職業工會
  • 時間分期
    2000~
  • 地圖

本網站使用Cookies收集資料用於量化統計與分析,以進行服務品質之改善。請點選"接受",若未做任何選擇,或將本視窗關閉,本站預設選擇拒絕。進一步Cookies資料之處理,請參閱本站之隱私權宣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