圖民國40年(1951)三重市重新路五段447號幸福牌腳踏車廠地內,腳踏車排列整齊,當年台灣社會騎腳踏車盛況不難想像。民國38年(1949)李進枝取得日本資生堂的授權,負責資生堂在台灣方面的銷售任務,當年輕的李進枝回台灣想開發市場時,礙於時機尚未成熟,遲遲未能有實際的進展,頭腦靈光的青年李進枝配合政府當時政經重整政策,與長兄李阿淮及胞弟李阿青共同成立「城中車業行」與「城中貿易行」,也在三重市重新路五段與五谷王北街設立了幸福牌腳踏車工廠。長兄李阿淮擅長腳踏車保養修理,城中車業行就交由其管理;弟弟李阿青公務員則負責城中貿易行,暫時從事日本腳踏車的進口代理。民國50年(1961)後,批發店出來組車的廠家如雨後春筍般快速增加,在這些台灣早期的名牌腳踏車業者中,尤以「五順」、「五聯」、「白兔」、「白鶴」、「幸福」、「飛虎」、「東山」規模稱大。當時名稱好記、名氣最盛的是台北市李進枝的幸福牌腳踏車。

.jpg)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