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1968/2/13)為元宵佳節,市區又將有一番熱鬧情況。元宵節又稱為「上元」,每年到了這一天,有吃湯圓的習慣,而且家家擧(今作:舉)拜拜,備辦牲禮供奉「三界公」,因拜拜自然也有吃有喝,人稱為「小過年」,除此之外,而儂在晚間提燈,因此,也稱為「燈節」。這是失傳已久的民俗,在古代及有一火樹銀花會,金吾不禁夜,也就是記載古人在元宵這一天的熱鬧情況,連皇城也開放讓一般平民進程觀賞花燈。元宵節在臺灣是比不上中國那麼盛況,不過今日各寺廟還是撚不了香火鼎盛。
今(1968/2/13)為元宵佳節,市區又將有一番熱鬧情況。元宵節又稱為「上元」,每年到了這一天,有吃湯圓的習慣,而且家家擧(今作:舉)拜拜,備辦牲禮供奉「三界公」,因拜拜自然也有吃有喝,人稱為「小過年」,除此之外,而儂在晚間提燈,因此,也稱為「燈節」。這是失傳已久的民俗,在古代及有一火樹銀花會,金吾不禁夜,也就是記載古人在元宵這一天的熱鬧情況,連皇城也開放讓一般平民進程觀賞花燈。元宵節在臺灣是比不上中國那麼盛況,不過今日各寺廟還是撚不了香火鼎盛。
本網站使用Cookies收集資料用於量化統計與分析,以進行服務品質之改善。請點選"接受",若未做任何選擇,或將本視窗關閉,本站預設選擇拒絕。進一步Cookies資料之處理,請參閱本站之隱私權宣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