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區塊

:::

霧峰區本堂里福德宮

霧峰區本堂里福德宮
下載數位物件授權: CC BY-NC

霧峰區本堂里福德宮

本堂里過去原有土地公廟,後來卻因行政區調整,變成沒有土地公廟,在當時曾元志村長、林文鎮主委等人帶頭奔走下,在樹仁路買地蓋土地公廟,大家並提出「興建未來古蹟」的想法,希望蓋一座可以保存千年的土地公廟。這樣的想法得到地方民眾的支持,雖然一開始資金不夠,後來甚至還要幹部抵押房產貸款買廟地,但整間寺廟完全以石材設計、打造,並專程前往中國福建挑選堅硬石材,再依據需求打造屋頂、石柱、24孝親圖、精簡版「清明上河圖」等石雕,光石材就花費至少1500萬元。整座土地公廟在2003年落成,不但牆壁是由每塊厚達約25公分的大石塊堆砌而成,並採用糯米工法黏合,廟身屋頂也不同於一般寺廟用水泥灌漿,而是用石頭打造後,再由吊車吊掛組裝,就連前方拜亭屋頂也是由整塊大石頭雕刻而成,整個工法、建材都很講究。土地公廟前兩側,各有1顆重達1噸的12生肖轉運石,每年除夕夜子時開廟門時,需由6個大男人合力,才能轉動成當年生肖,也象徵轉好運。而土地公廟柱子,為了配合地震帶地理條件,採取鋼骨結構,並專程將石柱挖空包覆,整間土地公廟除了土地公神像是木雕外,全部都由石頭打造而成,在台灣可說相當少見。

下載
創用CC姓名標示-非商業性 3.0 台灣及其後版本(CC BY-NC 3.0 TW +) 創用CC姓名標示-非商業性 3.0 台灣及其後版本(CC BY-NC 3.0 TW +)
 複製授權引用資訊
描述文字授權: CC BY-NC

基本資訊

原始資料連結原始資料連結
資料來源機關收存系統
主題分類空間、地域與遷徙
建檔單位全國教師會
所在地-地址
413台中市霧峰區本堂里樹仁路200號
免費進場
所在地-緯度
24.058165
所在地-經度
120.696288
是否開放
撰寫者
余淑敏

關鍵詞

回到最上方

本網站使用Cookies收集資料用於量化統計與分析,以進行服務品質之改善。請點選"接受",若未做任何選擇,或將本視窗關閉,本站預設選擇拒絕。進一步Cookies資料之處理,請參閱本站之隱私權宣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