頂厝的主體建築為<景薰樓>,始建於同治三年(1865),為五開間三院落建築,其中第三進採背側土埆壁、正面出步起的雙層隔樓作法,並有垂花門銜接穿心廊之獨立廊院,是台灣少數極具特色造型的傳統建築式樣。
從正廳「孝思堂」的擺設太師椅及裝飾可看出文人一脈的家風。而正廳「孝思堂」的後面牆面上,有一幅精緻著名的彩繪,近看繪有一隻大鵬站在一大石上,呈現炯炯有神的英姿,神情態度自若,有大氣度之神態;退後幾十步,回首遠望卻又好像形似一尊觀音轉身與您相視,呈現一種關愛世人、憐憫眾生的一幅觀音圖,兩種不同的視覺焦點呈現不同樣貌,除了展現了繪畫者深厚的功力外,也貼切文人書家之風。畫的兩側寫著「滿懷和氣春如海,萬頃文瀾月在天。」更充分展出林家書香門第的人文氣息,以及宅第主人寬闊為人知胸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