霧峰林家頂厝系統景薰樓於1864至1866年間,由林奠國及林文鳳開始建造頂厝,1867年完成第一落內外護龍、正身及景薰樓門樓;1883年林文鳳續建第二落正身與護龍;之後林文欽再接續建築第三落正身與護龍,即後樓的部分,採背側土埆壁、正面出步起的雙層閣樓( 所謂的太子樓) 作法。
因921地震震毀,目前已完成前二進修護,其中第一落正身與第二落起居室之間,是採垂花門銜接穿心廊之獨立廊院,是具特色的建築。
此廊院的設計類似檐廊,以檐柱支撐,在一二落間加廊院,豐富了建築空間。廊院建築的屋簷下裝飾有瓜筒,其外端插入檐柱,內端插入金柱,而配合此大木構架之週邊相關構件,包括各式斗栱、束仔、員光、托木等,同時透過這些構件榫卯結合起來,加上「中部藍」的彩繪,構成與傳統木構架不同的鮮豔光亮,呈現令人激賞之建築設計。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