景薰樓入口,原建於同治六年(西元1867年)由林文鳳以磚木所建,成歇山式門樓,原名為「錦榮堂」。大正四年(西元1915年)因地震倒塌,昭和四年(1929年)由林澄堂建議重建,昭和五年由林獻堂以現代材料-水泥材料照原樣重建為雙層「歇山式」建築,昭和六年(西元1931年)落成改名為景薰樓。是921大地震中唯一沒有倒塌的林家宅第建築物。
景薰樓北面壁上刻有該樓林獻堂撰寫改建經過石碑稱:「景薰樓原為先伯父文鳳公之所建也,成於前青同治六年丁卯西曆於一八六七年,迨至大正四年(1915)地震而受害頗劇,於是鳩工庀材為之修葺。昭和四年(1929)四弟澄堂提議改建,蓋恐其年煙月允損,棟巧壞,不能保持舊時建築之美觀,余深韙其議。不幸是年孟冬四弟去世,在其病中猶以景薰樓改築為念,五年十一月乃實行改築,以竟其遺志,越年八月方始落成,所用材料以磚石混凝土成之,蓋欲其永無朽壞之慮,至於高低大小一仍其舊,雖曰新築,實無異於六十年前物也。玆當工事完竣,聊誌數言以昭後昆云爾。一千九百二十一年八月灌園記」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