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區塊

:::

2007貌合神離II

〈貌合神離II〉陶藝家洪維彬2007年碩士論文創作展作品之一,作者認同呂格爾詮釋意識形態的積極意義:「意識形態是根據社會對於某一奠基事件之記憶的距離來發揮作用的,但必須重複此一事件;意識形態的角色不在於傳播奠基者的信念,使之成為整個團體一再複頌的信仰經文;意識形態也是在激情過後仍能讓整體社會得以續存的原初能量。」自我的內在意識在認同與調適中,讓自我的意志得以存在並獲得信念。 洪維彬運用自然撕裂的紋理是把握陶土的乾濕差異,刻意拉扯陶土所造成的。外在權力的加諸於我們身體,是不是也會如此的產生某種斷裂、某種無法抹平的傷痕。若是刻意的穿透、蓄意的掏空,留下刀痕,留下直接破壞的痕跡,將形成更粗糙的風貌。就如同作品呈現了自然撕裂的肌理,及刻意鑿出的破壞,透空了內在空間的封閉性,拓展了內在空間的延伸,模糊了內外之界。處理釉彩時刻意保留局部未上彩,讓釉彩的範圍似乎像一件文化外衣,裹覆著形體,包覆著外表,呈現出絢麗的外貌,迷人的色彩。

基本資訊

  • 資料來源
    作者訪談
  • 撰寫者
    洪維彬
  • 創作者
    洪維彬
  • 時間資訊
    創作時間
    2007
  • 資料使用語言
    中文
  • 媒體類型
    其他
  • 地圖

本網站使用Cookies收集資料用於量化統計與分析,以進行服務品質之改善。請點選"接受",若未做任何選擇,或將本視窗關閉,本站預設選擇拒絕。進一步Cookies資料之處理,請參閱本站之隱私權宣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