鑑於全國校長協會發出新聞稿,惡意指控教育部政策跳票,並且把處理不適任教師與教師申訴制度直接不當連結,企圖影響立法院的理性問政,中華民國全國教師會(全教會)於2011年6月10日發佈新聞稿-校長協會可別「問錯診」、「投錯藥」,予以駁斥。
全教會指出,誰袒護不適任教師!校長協會應該好好自我反省。教育圈的內行人都知道,不適任教師處理機制過去幾年推動最有力的,就是多次主動辦理如何處理不適任教師研習的教育部與教師會。試問校長協會做了什麼?再說,與過去派任時代相較,處理的量和速度都有長足進步,依據本會了解,若真有不適任教師未處理、未提報,不正是校長的責任嗎?
全教會認為,各類專業人員在類似的專業認定委員會中,具該專職身份人士占委員會總人數,一向居多數或達三分之二,例如,醫師法對「醫師懲戒委員會」與「醫師懲戒覆審委員會」,以及律師法對「律師懲戒委員會」委員組成之規定。
全教會重申,不適任教師之所以無法有效處理,既非處理機制不健全,更與教評會或申評會之成員組成比例無關。而教評會的主席是校長,若校長不主動啟動疑似不適任教師處理機制,學校往往無法開始進行處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