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區塊
:::

20170503【新聞稿】介聘「但書」影響偏鄉師資有限 教育政策應該人性化和細緻化

20170503【新聞稿】介聘「但書」影響偏鄉師資有限  教育政策應該人性化和細緻化
下載數位物件授權: CC BY-NC

20170503【新聞稿】介聘「但書」影響偏鄉師資有限 教育政策應該人性化和細緻化

據當時報載,教育部決定回復2017年台閩教師介聘作業要點被刪的但書規定,但嘉義縣教育處長王建龍,全家盟榮譽理事長吳福濱都以「影響偏鄉學生受教權」為由加以反對。全國教師工會總聯合會(簡稱全教總)認為,單純看表象的教師流動,就以「影響偏鄉學生受教權」來反對教師介聘但書的回復,實在過於粗暴。透過技術性的操作,不但影響偏鄉師資有限,反而有助於師資的穩定。「介聘但書」是基於人性的考量,對於有人倫需求或是重病的教師賦予例外的規定,這是一個符合人性的制度設計。依國教署的資料,每年一千多位介聘成功的教師中,約有百名是適用但書規定,但書有「須經學校同意」的裁量機制,學校有把關機制,所謂的「老師一定會找到理由,讓規定形同虛設」是誇大其辭。而「二年前就已修法取消」一說,經查是將一般的介聘年限從二年延長到三年,沒有所謂「取消但書」的修訂。介聘的多角調、互調,是正式的專任教師「互換學校」,不影響師資。倘非有不得已的理由,一般教師不會隨意介聘調動,需要用到但書規定者,都是基於人倫的重大理由。倘若不許調動,任其兩地千里奔波,耗費心力,這才會影響學生的受教權。

下載
創用CC姓名標示-非商業性 3.0 台灣及其後版本(CC BY-NC 3.0 TW +) 創用CC姓名標示-非商業性 3.0 台灣及其後版本(CC BY-NC 3.0 TW +)
 複製授權引用資訊
描述文字授權: CC BY-NC

基本資訊

原始資料連結原始資料連結
資料來源機關收存系統
主題分類社會與政治
建檔單位全國教師會
撰寫者
林清松
創作者
社團法人中華民國全國教師會
時間資訊
發表日期
2017/05/03
媒體類型
文件

關鍵詞

本網站使用Cookies收集資料用於量化統計與分析,以進行服務品質之改善。請點選"接受",若未做任何選擇,或將本視窗關閉,本站預設選擇拒絕。進一步Cookies資料之處理,請參閱本站之隱私權宣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