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區塊

:::

20151013【新聞稿】信任與專業才是解決不適任教師的關鍵 宣示教師組織提昇教師素質的決心 全教總主動提出教師法修法版本

有關不適任教師的處理,家長團體最常批評的用詞是「師師相護」,教育部擬修正教師法,準備引進外部人員進入學校教評會。全國教師工會總聯合會(簡稱全教總)指出,台灣自有「學校教評會」制度以來,被「學校教評會」判處停聘、解聘、不續聘的人數遠高於教評會制度建立前,證明「學校教評會」效能並不差,各級教師申評會的數據也顯示兩會並沒有「師師相護」。全教總認為,想用教師評鑑來處理不適任教師根本是緣木求魚,會產生更多問題;削減教評會和申評會中未兼行政教師代表、納入外部學者專家和所謂社會公正人士的做法,也會破壞現行的專業審查機制,屆時教師工作權的保障將受到嚴重侵害。全教總為能更積極、有效率的處理不適任教師,除辦理相關研習課程,也經過二年的研究,決定以美國成效卓著的「教師同儕協助和審查方案(Peer Assistance and Review)」為藍本提出修法版本,宣示教師組織提昇教師素質的決心。提出增列主管機關設置「教學專業審查委員會(簡稱『專審會』)」,並對專審會組成、運作等機制說明,也提出需增訂教師法第14-4條、「教師法第14條第1項第12款及第13款案件處理辦法」、訂定教學專業審查委員會組織及運作準則的版本,及建議修法的期程與預期效益。

基本資訊

  • 撰寫者
    林清松
  • 創作者
    社團法人中華民國全國教師會
  • 時間資訊
    發表日期
    2015/10/13
  • 媒體類型
    文件
  • 地圖

本網站使用Cookies收集資料用於量化統計與分析,以進行服務品質之改善。請點選"接受",若未做任何選擇,或將本視窗關閉,本站預設選擇拒絕。進一步Cookies資料之處理,請參閱本站之隱私權宣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