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區塊

:::

20140122【新聞稿】國中生能否畢業 關鍵不在領域數

2014年1月22日各報報導,國中學生評量準則在2012年5月修改為七個學習領域中,須有四個領域及格始發給畢業證書,中小學校長協會統計十所國中,認為會有10%~19%國中生將無法領取畢業證書,因此反對或主張要有補考或補修等措施。全國教師工會總聯合會則對此一議題之失焦提出以下看法:一、未能領取畢業證書之國中生,仍可領取修業證明書,國民義務教育重在提供國民受教育之權利,不保障其領取畢業證書,學生持修業證明書仍可到五專或高中職就讀,學生仍可參加畢業旅行、畢業照、畢業典禮等儀式。二、國民教育學習應以激發學生學習意願為焦點,但段考命題因應第一代免試升學(2009~2013)採用在校成績,許多名校的難度經常偏難,現在命題應回到常態,才是根本之道。三、所謂補考補修措施,與原本之補救教學相較,更屬疊床架屋,甚至可能發生為及格而及格之杏壇亂象,與其設置補考、補修制度,不如去除「假補救、真趕進度」的怪現象。四、教師關心國民教育品質,更希望十二年國教之後的孩子學習更進步、發展更多元,幾個領域才能得畢業證書,根本是大人的面子之爭,本會尊重國中學生評量準則的修訂,希望各界不要在反對與贊成中混淆教育本質。

基本資訊

  • 撰寫者
    林清松
  • 創作者
    社團法人中華民國全國教師會
  • 時間資訊
    發表日期
    2014/01/22
  • 媒體類型
    文件
  • 地圖

本網站使用Cookies收集資料用於量化統計與分析,以進行服務品質之改善。請點選"接受",若未做任何選擇,或將本視窗關閉,本站預設選擇拒絕。進一步Cookies資料之處理,請參閱本站之隱私權宣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