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區塊

:::

20130122【新聞稿】政府不能帶頭賺招生財

國內為建立社會多元智能,適性選才的觀念,導引高中教學正常化,自2002學年度開始實施「大學多元入學方案」,增加了繁星計劃、學校推薦及個人申請等甄選入學管道後,至2013學年度甄選入學總人數與考試入學相當,顯示大學對甄選管道重視。行政院2011年底將招生酬勞要點核定更名為「國立大專校院辦理招生試務工作酬勞支給要點」,但仍維持規定,各校每次招生考試收入應「撥繳校務基金之結餘比率,不得低於其收入總額之百分之二十。」全國教師工會總聯合會認為招生係篩選學生入學資格,並未提供任何教育服務,收費或可理解,但結餘撥繳校務基金,則令人無法理解,可能更加深社會對甄選入學為多錢入學,多元負擔等負面看法,讓人民誤解政府帶頭靠招生賺錢。因此多次呼籲取消前述結餘撥繳校務基金之規定。本次記者會,先揭露幾所公私立大學招生收入的不當運用,也披露國私立大學個人申請第二階段報名費沒有統一標準。並公開呼籲政府不能帶頭大賺招生財,請行政院取消國立大專校院每次招生考試收入結餘規定,請大學甄選入學委員會建立收費項目及標準之自律規範,請公私立大學檢視試務經費非必要性支出由學校編列支應,以上措施所減少經費,優先用於調降大學各類入學考試報名費。

基本資訊

  • 撰寫者
    林清松
  • 創作者
    社團法人中華民國全國教師會
  • 時間資訊
    發表日期
    2013/01/22
  • 媒體類型
    文件
  • 地圖

本網站使用Cookies收集資料用於量化統計與分析,以進行服務品質之改善。請點選"接受",若未做任何選擇,或將本視窗關閉,本站預設選擇拒絕。進一步Cookies資料之處理,請參閱本站之隱私權宣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