瓦磘溝為中、永和區重要排水路,於民國66年時,前省政府建設廳公共工程局,已規劃此地區之排水系統,由於瓦磘溝主支流、北支流及南支流一帶的土地,多屬都市計畫土地使用分區之綠帶範圍內,但其中公、私土地分布分界不明,交相錯雜,且經調查應多為私有地。然土地徵收不易進行,故新北市政府水利局再多次規畫檢討後,先前整治計畫以渠道排水改善及老舊護岸修復為施工重點。
於民國100年至民國102年, 新北市水利局主辦「新北市瓦磘溝整治暨公共溝通委託專業服務」一案,由山水綜合技術顧問股份有限公司、經典工程顧問有限公司承接,當時計畫之重點著重於景觀美化、營造綠帶(新增綠地、改善原有綠地及設施)及公共溝通(聽取民眾對於土地利用的意見及想像),並設立瓦窯溝願景工作站提供民眾表達意見管道。當時製作共7期的社區報,透過簡易報章雜誌的形式,將複雜的計畫內容,簡化為易讀易懂的圖片及文字說明,讓民眾更容易接觸並理解工程的目標方向及施作設計,期待增加民眾參與度,擴散工作坊訊息廣邀民眾參加討論,蒐集意見以做後續相關單位參考。社區報放置安排於瓦磘溝周邊社區的里辦公室、永和社區大學等,民眾可近性高的單位,增加社區報曝光度,民眾也容易取得。
第二期內容摘要如下列幾項:
1.瓦磘溝名稱由來--與早期的燒窯產業有關,沿溝一帶,曾設有多處磚窯廠而得名。
2.介紹不同形式的窯的小知識,說明各自的功能、用途及設置位置的不同。
3.借鑒日本原兵衛川再生的過程上半輯--經工業時代後,原來清澈的河川遭汙染,後由地民間單位發起,與日本政府合作,開始了整治的契機。
4.簡述「新北市瓦磘溝整治暨環境營造」計畫的緣起及目標,並做整體計畫範圍及設計準則說明。整體計畫擬以「主流段河道景觀綠美化工程」為優先辦理項目。
5.主流段河道景觀綠美化工程1-1標,瓦窯抽水站至雙和橋段說明:含施工範圍地圖、整體美化工程設計規劃概念圖、改造模擬示意圖。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