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區塊

:::

地下夜總會(下)

生者的居住地 vs. 亡者的安居地,這片土地到底歸誰?這是臺灣史上時間最久、佔地最廣的歷史墓區「台南南山公墓」,很可惜的是,現在正面臨現代都市計劃下的遷墓威脅。

墓區與人們居住空間的衝突關係不是今天才有。在墳墓與活人的隔閡下,墓園對我們仍然是神秘的、甚至有點可怕的。然而,在文化部「推動國家文化記憶庫計畫」下,大抓周計畫教育協會創作「文化記憶」系列影片,透過此《地下夜總會(下)》影片,讓閱聽者認識了「台南南山公墓」內每段人與祖先,甚至動物、人以及環境的故事(從中除了看見臺灣人的故事,還有一些動物也長眠在此),連結起過去與現在,也讓我們想像城市的未來。

我們需要拿回這片墓地,作為「生者」的土地嗎?也不是說墓地的重劃再利用完全不可行,只是當我們要對土地做些不一樣的規劃時,是否應該先對這個地方有更多了解?在急著做決定時,或許應該先從認識開始。

基本資訊

  • 創作者
    社團法人大抓周計畫教育協會
  • 時間資訊
    創作時間
    2019/04/13
  • 資料使用語言
    台灣
  • 媒體類型
    影片
  • 地圖

本網站使用Cookies收集資料用於量化統計與分析,以進行服務品質之改善。請點選"接受",若未做任何選擇,或將本視窗關閉,本站預設選擇拒絕。進一步Cookies資料之處理,請參閱本站之隱私權宣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