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者的居住地 vs. 亡者的安居地,這片土地到底歸誰?這是臺灣史上時間最久、佔地最廣的歷史墓區「台南南山公墓」,很可惜的是,現在正面臨現代都市計劃下的遷墓威脅。
墓區與人們居住空間的衝突關係不是今天才有。在墳墓與活人的隔閡下,墓園對我們仍然是神秘的、甚至有點可怕的。然而,在文化部「推動國家文化記憶庫計畫」下,大抓周計畫教育協會創作「文化記憶」系列影片,透過此《地下夜總會(下)》影片,讓閱聽者認識了「台南南山公墓」內每段人與祖先,甚至動物、人以及環境的故事(從中除了看見臺灣人的故事,還有一些動物也長眠在此),連結起過去與現在,也讓我們想像城市的未來。
我們需要拿回這片墓地,作為「生者」的土地嗎?也不是說墓地的重劃再利用完全不可行,只是當我們要對土地做些不一樣的規劃時,是否應該先對這個地方有更多了解?在急著做決定時,或許應該先從認識開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