拍攝時間:1959年至1960年期間。
相片拍攝地點未知。礦區工作的女工、童工,她們多從事坑外工,領著較少的日薪,礦區周邊的礦村女子、孩童為了增加家庭收入大多會選擇到礦區找份工作,或是在礦村裡經營一些小生意。有些孩童便是從坑外工做起,長大以後便進入礦坑內從事採礦、掘進等薪水較高的工作,若他們有較廣的人脈則可以當包工、小包工,號召一群工人一起工作(礦區業主給予包工一筆錢,由包工去尋找工人替業主工作,業主可以省下尋找工人的時間),包工、小包工不看年齡,只看是否人脈夠寬闊。礦工是一項相當專業化的工作,當礦業沒落以後,工作機會減少,礦工往往難以重新與職場接軌。礦工同時亦是一個職業傷害相當嚴重的工作,許多曾經從事礦工多有矽肺病纏身。
本批照片由時任台灣基督教救濟會第五任主任的薛培德牧師拍攝。 薛培德(Barry L. Schuttler)是一名美國籍長老教會牧師,任職救濟會主任的任期為1959年3月至1960年11月,在臺期間負責統籌藉由基督新教的管道進入臺灣的美援物資,在他的相片中常可見救濟物資發放時的景況。此外,薛培德牧師在工作之餘(或是在前往物資發放地點的途中),也會使用相機拍攝當時臺灣的風土民情,留下了1959年至1960年間的臺灣影像紀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