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區塊

:::

70年代馬祖康樂隊發展

依據《連江縣傳統表演藝術資源普查計畫案》盤點表演藝術歷年發展,民國50年代由軍方帶起的康樂隊風氣,後來逐漸轉向民間,各地民眾主動成立康樂隊、投入演出。民國70年代進入晚會表演時期,馬祖各區康樂隊的發展蓬勃,已能設計出一場100分鐘、十幾個節目的晚會,內容包含歌唱、舞蹈、相聲、雜技等內容。

民國71年(1982),連江縣莒光鄉成立「龍虎之夜康樂隊」,由莒光居民、婦女、學生所組成,在各島巡迴演出,掀起盛況。隔年,北竿也成立康樂隊,在元旦活動中獲得冠軍,並加入各島巡迴勞軍活動。

民國72年8月,在陸軍馬祖防衛司令部趙萬富司令官、秘書長趙奠夏的極力倡導下成立「馬祖文化藝術工作隊」(俗稱「文工隊」),男隊員由軍中具有才藝的士官兵組成,女隊員則全為地區小姐,由康樂官阮錦明先生帶領,歷時一年多期間巡迴各離島共演出200多場,達成振奮人心的任務。

基本資訊

  • 地點-縣市區
    連江縣
  • 撰寫者
    原典創思規劃顧問有限公司
  • 資料來源
    雲台文化協會(2008)。連江縣傳統表演藝術資源普查計畫案(頁16-17)。連江縣:連江縣政府文化局。
  • 時間迄
    1990
  • 時間起
    1981
  • 地圖

本網站使用Cookies收集資料用於量化統計與分析,以進行服務品質之改善。請點選"接受",若未做任何選擇,或將本視窗關閉,本站預設選擇拒絕。進一步Cookies資料之處理,請參閱本站之隱私權宣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