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區塊

:::

50年代馬祖康樂隊與藝宣隊發展

依據《連江縣傳統表演藝術資源普查計畫案》盤點表演藝術歷年發展,民國 50年代馬祖各軍營陸續成立康樂隊,也倡導民眾加入演出。這期間的康樂隊有白犬守備隊隊長馬建武成立的「虎賁康樂隊」,演出叫好又叫座的《追韓信》、《慶頂珠》、《杜鷺禧》等劇目,另有「尖兵康樂隊」、「春雨康樂隊」、「怒吼康樂隊」、「九三康樂隊」等在馬祖各島巡迴勞軍。各鄉鄉公所亦成立非軍方的藝宣隊組織,如南竿鄉公所成立「連江縣南竿鄉藝術文化宣傳隊」,由軍方提供表演師資及相關資源。

馬祖防衛部成立的「中興康樂隊」,招考臺灣專業人士來馬表演,陣容相對專業整齊,定期演出內容以西樂為主,還有魔術表演,經充實節目內涵後,民國55年(1966),易名為「雲台藝工隊」,而後於民國58年撤銷,原有的樂器設備移贈給馬祖高中。自此由軍方帶起的康樂隊風氣,後來逐漸轉向民間,各地民眾主動成立康樂隊、投入演出。

基本資訊

  • 撰寫者
    原典創思規劃顧問有限公司
  • 貢獻者
  • 資料來源
    雲台文化協會(2008)。連江縣傳統表演藝術資源普查計畫案(頁15-16)。連江縣:連江縣政府文化局。
  • 時間迄
    1960
  • 時間起
    1951
  • 地圖

本網站使用Cookies收集資料用於量化統計與分析,以進行服務品質之改善。請點選"接受",若未做任何選擇,或將本視窗關閉,本站預設選擇拒絕。進一步Cookies資料之處理,請參閱本站之隱私權宣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