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臺每年金針菇產量約2萬公噸,臺中市霧峰區的培育總量就佔了總產量的一半,在霧峰區生產的金針菇不僅銷售全臺,並透過真空包裝的技術,也銷往美加地區、澳洲、東南亞、東亞等地。霧峰區栽種菇的歷史可追溯半世紀之前,當時以傳統菇舍種植的洋菇為主,可是洋菇栽培要看老天爺臉色,產量、品質隨氣溫變化有所不同。有鑑於此,40年前菇農戴萬水試圖突破栽種困境,引進日本溫度控制室栽種方法,率先投入金針菇的栽培,其他菇農眼見金針菇照料比洋菇簡單,爭相投入栽培金針菇的行列。現在農民設置的自動化廠房培育金針菇,已不再是從前塑膠布搭建的簡易菇寮模樣,而是一座座水泥蓋的現代廠房,廠內媲美電子工廠的環境溫度控制和無塵規格。此外,栽培技術已進步到完全密閉空間,栽培室溫度自動控制在攝氏五至六度,殺菌、接種、培養菌、發芽、成長到採收,大部分過程皆採自動化生產。
本網站使用Cookies收集資料用於量化統計與分析,以進行服務品質之改善。請點選"接受",若未做任何選擇,或將本視窗關閉,本站預設選擇拒絕。進一步Cookies資料之處理,請參閱本站之隱私權宣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