拍攝時間:1959年至1960年期間。
相片拍攝於基隆。一名剛出礦坑的工人,身上還沾著煤灰。採礦工人作業時往往得深入地下,在伸手不見五指、悶熱且狹窄的空間中作業,由於臺灣的煤礦面多較薄(約40~60公分),工人需要將身子蜷曲,然後鑽入岩層間的夾縫中開採礦石。在礦坑工作總有許多危險,比方說空氣不流通造成的氧氣缺乏、坑木斷裂造成崩塌以及其他零零總總的礦災,使得礦工之間流傳有「入礦坑,命是土地公的;出礦坑,命才是自己的」,每當走出礦坑清洗身子時,才能鬆一口氣。此外,因為礦工因為採煤而全身塗黑,當一群礦工同時出礦坑時,在坑外守候爸爸、丈夫的家人總是要聽到聲音才能認出自己的爸爸、丈夫。
本批照片由時任台灣基督教救濟會第五任主任的薛培德牧師拍攝。 薛培德(Barry L. Schuttler)是一名美國籍長老教會牧師,任職救濟會主任的任期為1959年3月至1960年11月,在臺期間負責統籌藉由基督新教的管道進入臺灣的美援物資,在他的相片中常可見救濟物資發放時的景況。此外,薛培德牧師在工作之餘(或是在前往物資發放地點的途中),也會使用相機拍攝當時臺灣的風土民情,留下了1959年至1960年間的臺灣影像紀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