拍攝時間:1959年至1960年期間。
相片拍攝於基隆。礦坑周邊的一處「礦村」,由於礦坑多在遠離鄉鎮聚落的山區,煤礦業主往往會在礦坑附近設立供礦工及其家屬使用的設施(如工寮、公共浴室等),形成此種獨特的聚落景觀。由於礦村往往遠離都市鄉鎮,礦村的生活通常較為單純,外地的商販則多會推估礦工發薪日,在發薪日前後到礦村兜售商品(有些礦村也有公司開設的福利社),因此基本上沒什麼可供娛樂的項目,礦工後來便以賭博、喝酒閒聊為樂,又因為礦工工作環境相當危險,礦工多有著「今朝有酒今朝醉的心態」,常常錢賺的快去的也快。
本批照片由時任台灣基督教救濟會第五任主任的薛培德牧師拍攝。 薛培德(Barry L. Schuttler)是一名美國籍長老教會牧師,任職救濟會主任的任期為1959年3月至1960年11月,在臺期間負責統籌藉由基督新教的管道進入臺灣的美援物資,在他的相片中常可見救濟物資發放時的景況。此外,薛培德牧師在工作之餘(或是在前往物資發放地點的途中),也會使用相機拍攝當時臺灣的風土民情,留下了1959年至1960年間的臺灣影像紀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