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區塊

:::

西莒田沃威武陳將軍總帳─6

擺暝與迎神遶境為馬祖元宵期間重要的慶典活動。擺暝為馬祖方言,意指於夜晚擺好供品祭神之儀式,是閩東文化馬祖禮俗的重要資產。每年元宵擺暝,由當年負責慶典籌辦的福首(即主負責人)張羅所需祭品,包含訂購牲禽、擺設供品、察望香燭、留廟守夜等。 西莒威武陳將軍廟總帳本記載,民國55年(1966年)農曆二月八日的夜慶賞元宵供奉的祭品包含豬隻牲禮、冥衣、海帶、香線、紅燭、元寶、糖果、火柴、香菸、草鞋、炮、酒等數項類別。根據帳本收錄,該年共收酬神費8,373.5元,所購供品花費合計8,280.3元,總計加減扣除後餘存馬幣93.2元。 根據查詢及訪問地方耆老之註釋: 1.「花碼字」是呈現數字的文字之一,源自蘇州,自西莒威武陳元帥總帳本記載內容得知,1963年至1990年期間使用花碼字紀錄供品數量與金額,1990年之後多與阿拉伯數字並用。 2. 「老加」為紙泊,黃白為紙錢。黃紙錢為繞身除穢氣;白紙錢為壓、灑之用。 3. 「匡酒」為下酒菜。 4. 「軍香」為公香,「軍」、「公」兩字音在馬祖字同。 5. 「羊火」通「洋火」為火柴之意。 6. 「幸福烟」為幸福牌香菸,是高檔香菸。 7.「棹裙」為桌裙,是神壇前綁起的桌巾。

基本資訊

  • 撰寫者
    原典創思規劃顧問有限公司
  • 創作者
    不詳
  • 時間資訊
    創作時間
    民國/戰後時期
  • 媒體類型
    手稿及手抄本
  • 地圖

本網站使用Cookies收集資料用於量化統計與分析,以進行服務品質之改善。請點選"接受",若未做任何選擇,或將本視窗關閉,本站預設選擇拒絕。進一步Cookies資料之處理,請參閱本站之隱私權宣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