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區塊

:::

舊山線軌道演進

火車軌道可概略分為「鐵軌」與「軌枕」。舊山線軌道隨著西部縱貫線無煙化、高速化的發展脈絡並進,早使用的鐵軌是36磅(約16.33公斤)/公尺,國民政府主政後,獲美援之助,臺鐵將西部縱貫鐵路全線提升為37公斤/公尺的鋼軌,鐵路電氣化後,鋼軌又提升為50公斤/公尺。隨著鐵軌重量增加,與鐵軌配套的軌枕當然必須提高耐受力以及承受行車速度提高的動壓力;蒸汽機車時代的軌枕都是木枕結構,在電氣化初期仍勉強使用,隨著速度更快的電聯車上線後,軌枕的木製結構已不堪承受,因此逐段將50公斤/公尺鋼軌上的軌枕由木製材料改為「預力混凝土軌枕」,簡稱 PC枕,這正是苗栗舊山線沿線軌道大部分為PC枕的原因,木枕已所剩無幾。

基本資訊

  • 撰寫者
    唐菓創意有限公司
  • 時間起
    民國/戰後時期
  • 地圖

本網站使用Cookies收集資料用於量化統計與分析,以進行服務品質之改善。請點選"接受",若未做任何選擇,或將本視窗關閉,本站預設選擇拒絕。進一步Cookies資料之處理,請參閱本站之隱私權宣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