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區塊

:::

勝興人的水源:車站與隧道

勝興聚落的居民,生活與鐵道緊密相關,就連民生用水也是。在村裡還沒有自來水時,泉水、溪流、井水甚至是隧道裡滲出的流水,都是民眾用水的來源,透露了舊山線山村聚落運用自然資源的本能與智慧。從尋找泉水源頭、以桂竹接成水管連到家裡,是多數山城居民的作法;而河邊溪流則成了清潔洗滌最佳場所;至於車站附近居民除少數自家有井的人,便得天天到車站前水井、二號隧道裡取水。若以一日用水含燒飯、洗澡、洗衣等用途,兩個人的一日用水即需三桶,提水成了最基本、必要的家事,家中小孩每天上學前、放學後的任務。


站前廣場的水井,是1960年代鐵路局為清洗鐵道相關設施而開鑿,後來成為全村重要的水源。水井約有2層樓深,為快速打到需要的水,這裡的小朋友個個練就甩桶打水的好功夫。然水井雖較近也較易取得,但水質不佳,水中鐵鏽就算以稻草、木炭過濾效果仍然有限,只適合用來清洗廁所、衣物;居民還是較常取用二號隧道裡一處自然滲出的泉水作為飲用水,水質較為乾淨鮮甜。但隧道內取水也需有閃避火車時刻或經過的技巧,後來則乾脆接了水管、用幫浦將水打到外面的水塔供大家使用。直到自來水引進各家,這些打水經驗成了勝興人津津樂道的共同回憶;而站前水井甚至經過整修、掛上「勝興虎泉」匾額,搖身一變為觀光景點。

基本資訊

  • 免費進場
  • 是否開放
  • 撰寫者
    唐菓創意有限公司
  • 地圖

本網站使用Cookies收集資料用於量化統計與分析,以進行服務品質之改善。請點選"接受",若未做任何選擇,或將本視窗關閉,本站預設選擇拒絕。進一步Cookies資料之處理,請參閱本站之隱私權宣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