舊山線開通之前,沿線一帶即已有了聚落,因此鐵道勢必將居民的生活圈劃為兩塊,然而人們為了連結兩側生活,在鐵道沿線發展出許多通道,像是人行涵洞、斜坡、階梯、便橋等等。後來形成的聚落,為了方便兩側聯繫,也繼續搭設類似的通道。
人行涵洞位於鐵道下方,是為了方便行人穿越鐵道而專門建設,在十六份一帶就有連續3個建造於日治時期的涵洞,其中2個已改建成水泥材質,僅剩1個仍維持磚造結構。而階梯、斜坡多是為了解決聚落房舍與鐵道之間的高低落差,有時與鐵道互相交越。如果遇上聚落屋舍與鐵道之間被溪流阻斷,居民們便就地取材搭設便橋。各式各樣的通道共同交織出聚落生活與鐵道的特殊地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