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區塊

:::

茶苗扦插繁殖之演變—苗床畦插

圖為傳統土壤扦插苗床扦插茶樹之情景。1980年代,絕大不分茶樹扦插採用土壤扦插。但因茶樹有連作障礙,如果直接扦插在土裡,扦插床除非消毒、換土或更換場地,否則無法再度扦插。加上土壤扦插,所生產之茶苗為裸根苗,種植時期受天候影響較大,遇乾旱茶苗易枯死,定植田間成活率較低。因此逐漸改為袋植扦插法繁殖茶苗。

茶樹為常綠樹,必須採當年生枝條作為插穗,茶樹插穗長度大約超過3公分即可,但通常為5-8公分,必須帶有一枚大小是中的葉片。葉形較小的品種,通常帶有整枚葉片,葉形較大的品種,則只保留半枚葉片。

茶苗土壤扦插主要直接將插穗插入床苗畦面上,因連作問題,為方便更換新土,四周以高約20公分木板或三合板固定做畦,再填入篩後之土壤,畦寬1至1.2公尺,畦長15至20公尺,以行距10公分;株距5公分扦插,畦插苗為裸根苗,因不帶土團,種植時期受天候影響較大,遇乾旱茶苗易枯死,移植成活率較低。為提高田間定植成活率後改良為袋植苗扦插繁殖。

基本資訊

  • 撰寫者
    曹碧貴
  • 貢獻者
  • 時間起
    年代不明
  • 地圖

本網站使用Cookies收集資料用於量化統計與分析,以進行服務品質之改善。請點選"接受",若未做任何選擇,或將本視窗關閉,本站預設選擇拒絕。進一步Cookies資料之處理,請參閱本站之隱私權宣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