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區塊

:::

臺茶18號的來源,人工雜交親本—母本為茶樹品系729

       照片之緬甸茶樹品系729是臺茶18號母本,樹勢強健直立,葉形近長檸檬形,葉緣鋸齒細而多,是臺茶18號葉形特色之來源,由於母本729強健,也造就臺茶18號適植性廣,且樹勢強的特性。

       臺茶18號為茶業改良場魚池分場育種研究團隊人工雜交而成,自1999年(民國88年)命名以來,由於製成之紅茶具有肉桂或薄荷香,深受中外人士一致的好評,尤其獲得女性喝茶者之喜好,其雋永清香充滿活性與收斂性的茶湯與香氣,往往令飲茶者陶醉其中,為臺灣紅茶中之翹楚,更被譽為臺灣紅茶的代表,稱為臺灣香。

       臺茶18號自1951年(民國40年)由當時魚池紅茶試驗所育種研發,母本為緬甸茶樹品系729與父本臺灣山茶607人工雜交而來,育種試驗代號為B-40-58。歷經日本統治時代研究人員之濫觴與光復後楊守國、王兩金及何信鳳等諸位研究先進及技工同仁楊塘洺與杜秋杉等先生之參與,終於歷經48年,將近50年的歲月,命名成功且推展至紅茶的舞臺。


基本資訊

  • 撰寫者
    許飛霜
  • 時間資訊
    拍攝時間
    2019/9/9
  • 媒體類型
    其他
  • 地圖

本網站使用Cookies收集資料用於量化統計與分析,以進行服務品質之改善。請點選"接受",若未做任何選擇,或將本視窗關閉,本站預設選擇拒絕。進一步Cookies資料之處理,請參閱本站之隱私權宣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