照片為裝茶菁之茶簍,就地取材,以竹編為主,挑茶籃上方直徑約為53公分;深50公分;籃底直徑約40公分,竹籃底部,以三片寬約2.5公分竹片交叉排列加強竹籃之堅固性。竹籃二邊綁上麻繩,方便搬運及肩挑。挑茶籃周圍竹籃之縫隙較寬,採茶籃縫隙較密,隨著道路整修及交通改善,肩挑茶菁改以搬運車為主,人力負擔減輕不少。
茶改場魚池分場,以前交通不便,茶菁運送方式均以人力扁擔肩挑為主。故茶園人力需求高,一趙茶菁路程約需20-30分鐘,較遠的茶區走走停停可能需近1小時路程,每次肩挑約50-60公斤茶菁。
挑茶籃較採茶籃更快被其他器具取代,目前分場碩果僅存的竹編挑茶籃保存完整的也不到2個,且正邁向腐蝕階段,隨著編織技藝之流失,很快將變成,只能成追憶。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