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區塊

:::

茶木堀蛾調查及防治試驗第一報--解決茶樹被害蟲蛀食之苦 (民國55年)

        茶木堀蛾調查及防治試驗第一報於1966年(民國55年)一月由當時之魚池茶業試驗分所編印,廖增祿、蘇英治及陳春泉等研究及撰寫。論文發表解決茶樹被害蟲蛀食之苦,茶葉增產,對茶農很有幫助。

        主要是因為茶木堀蛾Casmara patrona Mayrick)幼蟲危害茶樹,抗日戰爭至1960年(民國49年)因此蟲危害嚴重,是故於1961 年(民國51年)提出研究計畫,52年完成其生活史調查報告。

        其摘要為1936年(民國25年)在桃園縣大溪茶區已發現,成蟲趨光性強,雌蟲一般性喜在朝陽而避風之小山谷或窪地茶園產卵,產卵在剪枝水平面下1至4公分之枝條隙間,孵出幼蟲沿新梢爬升至剪枝水平面上1至4公分之新梢腋芽處往枝條內蛀入。修剪防治幼蟲方法確能收防蟲效果。 


基本資訊

  • 撰寫者
    許飛霜
  • 創作者
    廖增祿、蘇英治及陳春泉等研究及撰寫
  • 時間資訊
    出版日期
    1966/1
  • 媒體類型
    圖書及手冊
  • 地圖

本網站使用Cookies收集資料用於量化統計與分析,以進行服務品質之改善。請點選"接受",若未做任何選擇,或將本視窗關閉,本站預設選擇拒絕。進一步Cookies資料之處理,請參閱本站之隱私權宣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