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區塊

:::

臺灣光復後茶葉蒸菁機國產化之改良研究

        茶業改良場在1970-1973年(民國59-62年)新建煎茶示範工廠,建置一貫作業機械,進行試驗資料與生產技術之探討,1973年(民國62年)茶葉機械課課長游福仁先生也做相關研究報告,其研究數據改進生產之依據(如圖)。

        臺灣於1955年(民國44年)年引進蒸菁綠茶製造機械設備,開始進行輸日煎茶的製造技術研究與示範工作。

        在1965-1973年(民國54-62年)間臺灣產製煎茶工廠達到120家之多,當時蒸菁機械以進口為主,但也有部份由國內機械廠仿製供應。但由於日本煎茶的需求急速擴增,品質要求提高。但當時臺灣經濟快速發展,製茶廠勞力短缺,缺工問題逐年嚴重。




基本資訊

  • 資料來源
    部分資料來源:民國六十二年茶業改良場年報
  • 撰寫者
    黃惟揚
  • 時間資訊
    發表日期
    1973
  • 媒體類型
    文件
  • 地圖

本網站使用Cookies收集資料用於量化統計與分析,以進行服務品質之改善。請點選"接受",若未做任何選擇,或將本視窗關閉,本站預設選擇拒絕。進一步Cookies資料之處理,請參閱本站之隱私權宣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