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區塊

:::

臺灣光復後採茶導入機械化的戰國時代-手採、鋏採、內田往復式、內田迴轉式及川崎川崎迴轉式採茶機比較

        圖為茶業改良場於1970年(民國59年)調查不同品牌採茶機、鋏採與手採之比較。

        採茶機部分有內田單人往復式採茶機、川崎迴轉式採茶機與內田迴轉式採茶機,另外則為鋏剪與手採,進行五重複試驗,比較採收後茶菁之品質。

        從數據中可看出手採品質最好(一級品最高78.8%,三級品最低14.5%),鋏採採收品質最差(一級品最低30.3%,三級品最高43.2%),而各廠牌機械採收品質居中(一級品落於46.2-51.0%,三級品落於30.0-42.4%),機械間採收品質之差異性不大。同時也調查各別機械之作業效率,手採需要49分鐘,鋏採需要20分鐘,而三臺機械採收的時間需要5分鐘左右。




基本資訊

  • 資料來源
    部分資料來源:茶業改良場民國五十九年年報
  • 撰寫者
    黃惟揚
  • 時間資訊
    發表日期
    1970
  • 媒體類型
    文件
  • 地圖

本網站使用Cookies收集資料用於量化統計與分析,以進行服務品質之改善。請點選"接受",若未做任何選擇,或將本視窗關閉,本站預設選擇拒絕。進一步Cookies資料之處理,請參閱本站之隱私權宣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