此照片拍攝於茶業改良場製茶技術課茶葉化學分析實驗室,圖像中德國Gerstel公司所生產的多功能前處理平台,正在進行茶湯的自動化萃取。
茶葉中許多機能性成分如兒茶素、茶黃質和咖啡因等是屬於水溶性的化學物質,研究人員無法直接測定茶葉中這些物質的含量,必須透過萃取使之溶解至液相中(水或是有機溶劑皆可),再利用液相層析儀分析其含量多寡。如此一來便可得知,不同茶樹品種間或是不同茶葉製程間,其機能性成分的差異,例如GABA烏龍茶是在製茶過程中加入無氧發酵的步驟,使茶葉累積高含量的γ-胺基丁酸,而γ-胺基丁酸含量需高於150mg/100g,才有資格稱為GABA茶。
此外,藉由機械手臂的操作替代人力,達到自動化連續萃取,讓人力資源的運用更具彈性。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