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區塊

:::

特色茶陳列櫃 (1921年平鎮茶業試驗支所)

  照片中的木製櫥櫃,現存於茶業改良場總場製茶技術課評茶室中,用來陳列臺灣與世界各地的特色茶樣與產品。此櫥櫃最特別的是上頭印有「平鎮茶業試驗支所」,其字跡經過了數十年依然清晰可見。

  在日治時期,當時總督府為了發展臺灣茶產業,遂於1903年在桃園廳竹北二堡草湳庄埔心(今桃園市楊梅區埔心)設置「台灣總督府民政部殖產局附屬製茶試驗場」,簡稱「安平鎮製茶試驗場」,做為機械製茶的示範,讓製茶業者觀摩機械製茶工廠的設備與製造流程,以擺脫人工製茶的舊慣,提高設置機械製茶工廠的意願,這是台灣最早的機械製茶工廠。爾後於1910年,總督府將安平鎮製茶試驗場改制成立「安平鎮茶樹栽培試驗場」,茶樹栽培試驗場是以茶樹栽培試驗為主,製茶試驗為輔,這可以說是台灣茶業史上第一個有組織有計畫專門從事台灣茶業試驗的科學研究機構。最後在1921年(民國10年),茶樹栽培試驗場再度改制為「中央研究所平鎮茶業試驗支所」,簡稱「平鎮茶業試驗支所」。

  日治時期茶業研究對台灣茶產業產生深遠的影響,至今仍無法磨滅,其中最廣為人知的貢獻便是選出了青心烏龍、青心大冇、大葉烏龍與硬枝紅心等四大品種,而一百年過去了,這些品種仍然佔有一席之地。

基本資訊

  • 撰寫者
    黃宣翰
  • 創作者
  • 時間資訊
    拍攝時間
    2019/9/3
  • 媒體類型
    有形文物
  • 地圖

本網站使用Cookies收集資料用於量化統計與分析,以進行服務品質之改善。請點選"接受",若未做任何選擇,或將本視窗關閉,本站預設選擇拒絕。進一步Cookies資料之處理,請參閱本站之隱私權宣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