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區塊

:::

1980年代臺東鹿野茶園

本照片為茶業改良場臺東分場所提供,為1980年代鹿野地區之茶園。照片中央之建築物為茶業改良場台東分場,由建築物前方茶園仍為幼木茶園,應該是拍攝於建場34年間拍攝。

鹿野茶區為臺東縣栽種茶樹面積最多的鄉鎮,1970(民國59)初紅茶產業雖帶給鹿野茶區生機,因成本較高並不長久,1980年代受到坪林茶商,爭相採購晚冬和早春茶的影響,農民開始陸續整地種茶。農民早期引進青心大冇、武夷和青心烏龍品種開始,到1980(民國69)引進茶改場育成的新品種金萱和翠玉,加上與西部茶商的交流,陸續從坪林引進的佛手、名間鄉的四季春等品種,茶樹品種逐漸多樣化。

鹿野茶區茶園面積在1997(民國86)達到最高的445公頃,之此後逐年降低,2013(民國102)降至96公頃,因鹿野紅烏龍茶受到市場喜愛,至2016(民國105)已回升到119公頃。


基本資訊

  • 撰寫者
    羅士凱
  • 貢獻者
  • 時間起
    1980
  • 地圖

本網站使用Cookies收集資料用於量化統計與分析,以進行服務品質之改善。請點選"接受",若未做任何選擇,或將本視窗關閉,本站預設選擇拒絕。進一步Cookies資料之處理,請參閱本站之隱私權宣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