照片為張協興茶行中的帳簿及茶籌,紀錄了日據時代人們生活的樣貌,給予現代的我們了解當時茶葉文化的機會。
現在位於台北市文山區的張協興茶行,在過去除了茶葉生意之外,更是當時候人們交易物資的雜貨店。過去的生活十分純樸,大多為以物易物之方式交流,當時候茶行會利用茶葉債券換米、番薯籤、養豬的米糠及學費等,可以說當時的張協興茶行存在於當地人的生活之中,密不可分。
除此之外,根據張協興茶行張智揚先生口述,當時候會利用茶籌作為交易貨幣,請挑茶工幫忙挑茶的時候,會根據不同茶種給予不同茶籌,如花茶為1枝則包種茶可為3到5枝,而茶籌的面值可高達十枝。
本網站使用Cookies收集資料用於量化統計與分析,以進行服務品質之改善。請點選"接受",若未做任何選擇,或將本視窗關閉,本站預設選擇拒絕。進一步Cookies資料之處理,請參閱本站之隱私權宣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