圖為鹿谷農會茶業中心的展示板之一,題目為「現代日光萎凋」標示牌說明為「設有遮蔭網及透明日光照之遮雨棚,以防天候巨變,由於採收量大,均將茶菁平攤於帆布上,進行曬菁及翻菁。」
臺灣春茶採收期天氣通常不穩定,但手採茶園經常無論晴雨均需採茶,否則延後採茶使茶菁過於成熟,即無法製茶。傳統日光萎凋場會設置在製茶廠外面,及易受天候影響,而無法進行日光萎凋,因此設備完善之製茶場,會將製茶廠2樓搭建透光採光罩,來避免受天候影響,而無法製茶。
在遮雨設施下,兩側藉由窗戶或電捲門啟閉,並搭配除濕機、增溫器等,來調整萎凋溫濕度,屋頂下方設有遮陰網,以控制日光強度,遮雨棚防止因下雨導致雨水菁或露水菁進入到製茶廠內。日光萎凋後,通常比照紅茶工廠,在地板留一茶菁投擲孔,將茶菁傳送至室內萎凋室。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