圖為鹿谷農會茶業中心的展示板之一,題目為「古式室內萎凋與攪拌」標示牌說明為:「將茶菁直至室內笳藶竹茶架上,每隔1至2小時進行徒手攪拌,攪拌力道及時間依經驗傳承而定,經4至5次攪拌後,靜置發酵等待炒菁。」
利用通風對流的方式,將葉片的水分逐漸蒸散,並配合適當的攪拌,促進走水,再利用徒手適時攪拌,將菁味逐漸去除。
攪拌可促使茶葉發酵,以達到花香或果香的程度,並將菁味降至低點。由於室內萎凋與攪拌進行時已是夜間,氣溫明顯下降而不利於發酵,因此藉由併堆來控制萎凋速率與程度,並保溫使發酵得以順利進行,茶菁堆疊厚薄度視氣候情況而定,甚至必要時必須以布巾圍住笳藶架來調節溫度,有助於茶葉的香氣與滋味的形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