圖為鹿谷農會茶業中心的展示板之一,題目為「現代室內萎凋與攪拌」,標示牌說明為:「設有恆溫控制室,將茶菁平攤於帆布上,至於升降機調整架上,前幾次均採輕翻動攪拌,最後再以竹製輛攪拌機浪菁後,靜置發酵等待茶菁。」
1980年代(民國70年代)鼓勵茶農自產自製自銷,因此茶農在自家開闢一個小空間,製造本身茶園生產之茶菁,規模都很小。近20年來,茶葉生產漸走向專業分工,很多茶農委託專業茶廠製茶,因此茶廠規模變大,同時也大量機械化。
現代化的茶廠,藉由恆溫恆濕的室內萎凋場所,利用層積架可容量較多的茶菁量,藉由空調除濕作用下,可將葉片的水分逐漸蒸散,並配合適當的攪拌,促進走水,再利用浪菁機適時攪拌,將菁味逐漸去除,攪拌可促使茶葉發酵,以達到花香或果香的程度,並將菁味降至低點,有助於茶葉的香氣與滋味的形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