圖為2013年(民國102年)鹿谷農會春茶優良茶競賽「特等」等級之包裝。鹿谷農會舉辦之比賽茶等級,分為頭等(含特等)、貳等、參等、三梅、二梅、優良與未入圍共7級。
茶葉的消費習性是需要當場試喝品茗,才能安心選購,要改變數百年來的茶葉消費方式不容易,因此鹿谷鄉農會藉由舉辦比賽茶,逐步建立茶葉分級包裝制度,使消費者得以購買道具公信力與品質保證之茶葉,提升產品商業化及品牌化的行銷層面。為求公平、公正、公開之原則,評審時採符合ISO3103國際標準之評茶方法與器具,以定時、定量、定溫、定器之科學方式處理,由凍頂烏龍茶評茶流程來進行,篩選品質優良的茶葉。此外,為提高優良茶年度間之辨識度,包裝每年更換,同一年所有等第的茶包裝除左上角品級不同外,所有等第之包裝均相同,也成為此項比賽之特色。
2013(民國102年)春茶,共有5,835件,由農會評茶班培訓的茶農擔任初審人員,為求公平、公正、客觀等原則,聘請茶業改良場專業人員協助擔任主審人員,本屆特等獎得主為林等權,淘汰率為40.69%。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