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區塊

:::

鹿谷農會比賽茶包裝演變-民國99年(2010)春茶頭等

圖為2010年(民國99年)鹿谷農會春茶優良茶競賽「頭等」等級之包裝。鹿谷農會舉辦之比賽茶等級,分為頭等(含特等)、貳等、參等、三梅、二梅、優良與未入圍共7級。

茶葉的消費習性是需要當場試喝品茗,才能安心選購,要改變數百年來的茶葉消費方式不容易,因此鹿谷鄉農會藉由舉辦比賽茶,逐步建立茶葉分級包裝制度,使消費者得以購買道具公信力與品質保證之茶葉,提升產品商業化及品牌化的行銷層面。為求公平、公正、公開之原則,評審時採符合ISO3103國際標準之評茶方法與器具,以定時、定量、定溫、定器之科學方式處理,由凍頂烏龍茶評茶流程來進行,篩選品質優良的茶葉。此外,為提高優良茶年度間之辨識度,包裝每年更換,同一年所有等第的茶包裝除左上角品級不同外,所有等第之包裝均相同,也成為此項比賽之特色。

2010(民國99年)春茶,共有4,980件,由何信鳳前分場長、郭寬福分場長及林金池課長擔任主審人員,並由培訓的茶農擔任初審人員,本屆特等獎得主為陳文通,淘汰率為35.0%。

Fragment-->

基本資訊

  • 撰寫者
    林儒宏
  • 貢獻者
  • 時間起
    2010
  • 地圖

本網站使用Cookies收集資料用於量化統計與分析,以進行服務品質之改善。請點選"接受",若未做任何選擇,或將本視窗關閉,本站預設選擇拒絕。進一步Cookies資料之處理,請參閱本站之隱私權宣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