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區塊

:::

閩東舞蹈─蓮花燈舞

依據2008年連江縣政府委託雲台文化協會執行《連江縣傳統表演藝術資源普查計畫案》之成果報告,「蓮花燈舞」是源於道教為超度亡魂,在道場最後一夜表演的「穿花舞」,經民間藝人加工、演進而來。表演者均為女青年,人數不拘,限為偶數,流傳於福州地區。凡元宵燈會及中秋、迎神廟會,皆可見蓮花燈舞的表演,屬於習俗性的民間舞蹈。

舞者腳起「圓場步」、手作「晃手換燈」,隨著閩劇小調的旋律,變換隊形,忽左忽右的燈光,為舞隊增添絢麗色彩。隊形有「雙吐水花」、「蛇行花」、「繞圓花」、「蝴蝶花」、「眼鏡花」、「八字花」、「辮子花」等變化。

連江縣文化局(今連江縣文化處)為了將流傳於福州沿海的民俗舞蹈,成為馬祖民俗文化的一部份,曾特別派人到福州學習「蓮花燈舞」,圖為北竿婦女於2007年10月18日「媽祖昇天祭」活動演出「蓮花燈舞」的曼妙風姿。

基本資訊

  • 撰寫者
    原典創思規劃顧問有限公司
  • 資料來源
    雲台文化協會(2008)。連江縣傳統表演藝術資源普查計畫案(頁40-41)。連江縣:連江縣文化局。
  • 地圖

本網站使用Cookies收集資料用於量化統計與分析,以進行服務品質之改善。請點選"接受",若未做任何選擇,或將本視窗關閉,本站預設選擇拒絕。進一步Cookies資料之處理,請參閱本站之隱私權宣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