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區塊

:::

民間遊藝─水族陣

依據2008年連江縣政府委託雲台文化協會執行《連江縣傳統表演藝術資源普查計畫案》之成果報告,水族陣是由演員扮成海中生物的民間遊藝,把蛤蚌、蝦子、螃蟹、烏龜等道具穿、揹在身上,道具的華麗程度決定演出的看頭。水族陣的重頭戲是「漁翁戲蚌」,以舞蹈演繹「鷸蚌相爭」的寓言故事,發展到後來娛樂的意義大過於教化,象徵男女打情罵悄的過程。

「漁翁戲蚌」的演出形式可大可小,演蚌者可以從一人增加到二、三、五人不等,常搭配「跑旱船」、「龜精吃醋」、「蝦兵蟹將」等遊藝演出,於廟會中演出時,有祈求風調雨順、普天同慶的意味。馬祖地區在舉辦節慶與晚會時,時常以水族陣增添熱鬧,動物擬人化的演出特別受到小朋友的喜愛,偶爾會看到陣頭中有「捕蝴蝶」的身影。

水族陣在馬租的發展和其它的遊藝一樣,民國80年代後從民問淡出,只有部隊偶有演出。

基本資訊

  • 撰寫者
    原典創思規劃顧問有限公司
  • 資料來源
    雲台文化協會(2008)。連江縣傳統表演藝術資源普查計畫案(頁50-51)。連江縣:連江縣文化局。
  • 地圖

本網站使用Cookies收集資料用於量化統計與分析,以進行服務品質之改善。請點選"接受",若未做任何選擇,或將本視窗關閉,本站預設選擇拒絕。進一步Cookies資料之處理,請參閱本站之隱私權宣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