圖為繫有無線射頻識別系統 (radio frequency identification, RFID)標籤之茶葉(照片中紅色標籤)。
無線射頻識別系統 (radio frequency identification, RFID) 是利用射頻訊號以無線方式傳送及接收數據資料並利用後端應用系統來進行資料處理,因此RFID 的標籤不需與讀取器接觸即可做資料的交換。主要是由讀取器、感應器與後端應用系統三者組合而成的架構,利用讀取器發射特定頻率之無線電波給感應器 (標籤或卡片形式) 用以驅動感應器之電路將晶片內部之資料傳回,讀取器便可接收到資料,依據頻率與功率之不同,讀取器的感應距離可達 100 英尺或更遠的範圍,最後再經由中介軟體 (middleware) 進行解碼與傳遞資訊給電腦,完成辨識功能。
照片為可回收式 RFID 標籤,在茶袋底部三角處打洞,利用棉線或束線帶將RFID 標籤綁在茶袋上,茶袋堆放時必須注意要將標籤外露出來,以免因堆疊過緊密造成標籤感應不良並方便倉管人員進行盤點及確認。茶葉繫上RFID標籤後,進出茶倉即透過RFID所感應之訊息,登陸與修正電腦內茶倉之倉儲記錄,達到自動管理目標。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