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區塊

:::

五十五年度龍舟競渡

民國55年6月23日,高雄市政府在愛河(愛河是高雄市的生命之河。日治時期稱之為「高雄川」,後因修築高雄港,而疏濬作為工業運輸之用,又稱「高雄運河」。1970年,楊金虎任市長時,將之更名為「仁愛河」。1991年,市議員陳光復等提案,經內政部同意,恢復「愛河」之名。先民習慣以「港」稱呼愛河之河段,有主流及支流。主流由上游到下游,依序為船仔頭港、田尾港、龍水港、鹽埕港。船仔頭港在今文藻外語學院至明誠橋一帶。田尾港約在明誠橋附近到三民公園博愛橋之間。龍水港在治平橋到建國橋之間。鹽埕港則是建國橋以南之河段,鹽埕人稱之為「頭前港」。主流全長約12公里,流經市區有10.5公里,河道上游寬14公尺,下游出海口寬有130公尺。)的五福路到中正路之間舉辦五十四年度龍舟競賽大會(紀念古時候愛國詩人屈原所舉辦的龍舟賽,藉由划船和打鼓聲來嚇跑魚蝦,避免牠們去吃屈原的屍體)──海軍人於在愛河上表演爆破的情形,激起一處處大水花。

基本資訊

  • 創作者
    謝惠民
  • 創作日期
    典藏日期:2002-09-05/民國
  • 作品語文
    中文
  • 全集/系列名
    高雄市立歷史博物館
  • 相關地點
    高雄
  • 地點名稱
    文藻外語學院/頭前/頭前/高雄港/鹽埕/愛河
  • 緯度
    22.6703488/25.0952/25.0418/22.6153/22.7873/22.622749
  • 經度
    120.3191403/121.265/121.465/120.277/120.247/120.290413
  • 地圖

本網站使用Cookies收集資料用於量化統計與分析,以進行服務品質之改善。請點選"接受",若未做任何選擇,或將本視窗關閉,本站預設選擇拒絕。進一步Cookies資料之處理,請參閱本站之隱私權宣告